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 (Walmart) 周四 (15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 (截至 4/30) 財報,在美國通膨趨緩與消費動能尚未完全回升的環境下,該公司繳出優於預期的業績表現。然而,高關稅與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成本壓力,將迫使沃爾瑪在 5 月起調高部分商品價格,成為消費市場的重要觀察指標。
截稿前,沃爾瑪 (WMT.US) 周四盤中股價下跌 1.35%,每股暫報 95.52 美元。
業績優於預期 核心業務保持成長
根據財報,沃爾瑪第一季營收達到 1,656 億美元,年增 2.5%,雖略低於市場預期,但同店銷售成長強勁,達 4.5%,超過分析師預估的 3.9%;調整後每股盈餘為 0.61 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0.58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電商業務持續快速成長,本季營收年增 21%,全球電商業務也大幅成長 22%,且首次單季實現獲利,展現出線上業務逐漸成為成長引擎。
不過,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公司未提供第二季獲利預測,僅維持全年銷售與獲利目標不變。沃爾瑪財務長雷尼 (John David Rainey) 表示:「目前營運環境變化極快,我們難以精準預測短期內的獲利情況。」
關稅成本轉嫁在即 消費者恐面臨漲價潮
雷尼坦言,「如果你還沒感受到價格上漲,那麼很快就會發生。」沃爾瑪已開始因應關稅調整商品價格,尤其是進口生鮮產品如香蕉、酪梨、咖啡和玫瑰等,漲價壓力將在 5 月起陸續反映到零售價格上。
儘管川普政府與中國達成 90 天的暫時關稅協議,將部分進口關稅下調至 30%,但雷尼表示:「30% 的關稅依然過高,對消費者來說仍是沉重的負擔。」他也指出,零售業者無法完全吸收如此大幅度的關稅衝擊。
消費模式轉變 高收入家庭轉向沃爾瑪購物
在通膨壓力持續下,更多高收入家庭選擇到沃爾瑪購買日常用品與生鮮食品。沃爾瑪的「Rollback」促銷活動與自有品牌商品受到消費者青睞,有助於拉抬客單價與消費頻率。
與此同時,沃爾瑪積極發展數位業務,透過線上訂購、快速配送等服務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與高收入客層。數位廣告和第三方市場平台的收入成為新一波成長動能,提升了整體毛利率。
展望未來 關稅與經濟波動仍是主要風險
沃爾瑪執行長董明倫 (Doug McMillon) 表示,公司將盡力壓低民生用品價格,但其他類別的進口商品可能無法避免漲價。他也強調,公司會視情況調整供應鏈布局,並與供應商協商更好的採購條件,降低成本壓力。
隨著市場持續觀望聯準會 (Fed) 貨幣政策動向和中美貿易戰進展,沃爾瑪成為觀察美國消費市場和物價趨勢的風向球。未來幾個月內,商品價格變動與消費者購買行為將成為投資人關注的核心議題。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