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即將迎來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的「雙雄盛宴」,中國 Robotaxi 領域兩大主要公司小馬智行 (PONY.US) 與文遠知行 (WRD.US) 港股 IPO 案上周二 (14 日) 同日完成證監會備案,分別計畫發行 1.021 億股、1.024 億股新股。「巧合」的數字背後,是兩家企業長達數年的資本化與市場化競速。
早在 2024 年,文遠知行便率先登陸那斯達克,小馬智行緊接著同年 11 月完成美股上市。現今,兩家「那斯達克雙雄」轉戰港股,引發市場對「港股 Robotaxi 第一股」歸屬及產業前景的熱議。
從業務根基看,兩家企業均是中國自駕領域的「全鏈條玩家」,涵蓋主機廠合作、技術解決方案到車隊運營,但戰略路徑各有側重。小馬智行被稱為中國「國內牌照之王」,是中國唯一獲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四大一線城市全部自駕出行服務監管許可的企業,且已在北上廣深提供全無人駕駛收費服務,車隊規模超 680 輛,累計自駕里程 4790 萬公里,其中面向大眾的服務里程更超過 2660 萬公里,在中國的營運深度領先。
文遠知行則以「國際化」見長,業務涵蓋 11 個國家、30 餘座城市,是全球唯一擁有 7 國自駕執照的科技公司,文遠在阿布達比營運中東最大自動駕駛車隊,正推動純無人化商業過渡,且在歐洲,法國、瑞士等國也僅有文遠實現 L4 級車隊落地。
此外,文遠知行與阿布達比投資局、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 (PIF) 旗下 SCAI 等深度合作,以海外資源加速在地化營運。
經營數據上,兩家 Robotaxi 業務均處商業化早期,但收入結構變化耐人尋味。文遠知行去年 Robotaxi 及相關服務收入 667.7 萬美元,佔 13.2%,今年上半年增至 865.9 萬美元,佔比躍升至 31%,增速領先。
小馬智行同期營收佔比則略為下滑,去年該業務營收 726.6 萬美元(佔 9.4%),今年上半年降至 325.6 萬美元(佔 9.2%)。
不過,小馬智行在自駕卡車領域優勢突出,去年相關收入 4036.5 萬美元 (佔比 53%),今年上半年仍有 1730 萬美元 (佔比 48.8%);文遠知行則佈局小巴、無人環衛車等商用車,但收入佔比逐步收縮。
技術授權服務則是兩家共同的收入支柱,均佔 30%-40%。合作動態更顯策略差異:小馬智行與中國外運成立合資公司,深耕自駕貨車市場;文遠知行則綁定海外網約車平台,借中東、歐洲市場突破本地營運限制。
產業層面,中國國內政策正為 Robotaxi 商業化鋪路。天使投資人郭濤指出,多地已開放主城區商業化運營,明確責任與保險機制,監管精細化推動產業向常態化過渡。
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則提醒,中國 Robotaxi 仍處試辦初期,集中於第一線且依賴補貼,未來需突破技術瓶頸、降本增效,預估 5 至 10 年方能穩定獲利。
隨著港股上市進程推進,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的「資本戰」與「營運戰」恐將更為激烈。
這場自駕計程車的盛宴不僅是兩家企業的資本秀,更標誌著中國 Robotaxi 產業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商業化的關鍵一躍。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