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信建投研报称,固态电池新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方向,固-固界面接触难题一直是其量产最大瓶颈,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黄学杰团队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碘离子化合物顺着电场方向流动到固-固界面接触处,主动吸引锂离子来填充接触面间隙,从而显著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此外碘离子还可促进锂金属均匀沉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可极大提升电池安全性。该技术成功实现了无需外部加压即可解决电极与电解质自主修复紧密接触的难题,有望加速固态电池量产化进程。10月15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与博苑股份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将在碘化锂、硫化锂等上游关键原材料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领域展开从技术开发、产品供应到资本层面的深度捆绑,这也标志着碘离子这一在学术界酝酿已久的关键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推向产业化的快车道。当升科技与博苑股份的合作不仅有望解决技术问题,更打通了供应链瓶颈,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