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2日剛剛結束的第20屆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大會(ECCO
2025)上,雲頂新耀(01952)針對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的創新療法——伊曲莫德(VELSIPITY®)首次公佈了亞洲多中心Ⅲ期臨牀研究的完整維持期數據,結果具有顯著的臨牀意義和統計學意義的改善,同時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這進一步證實了該藥物作為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創新療法的優勢,併為眾多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隨着病情的延長,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致殘率和結直腸癌發生率不斷上升。到 2030 年,中國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人數預計將比 2019
年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約 100 萬人。
而此次公佈的研究結果為伊曲莫德更廣泛的臨牀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支持。伊曲莫德是迄今為止在亞洲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人羣中唯一完成大樣本隨機對照關鍵性研究的潰瘍性結腸炎先進療法。
“作為目前唯一在全球Ⅲ期 ELEVATE 臨牀試驗中證實對孤立性直腸炎有療效的藥物,伊曲莫德在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亞洲多中心 Ⅲ
期臨牀研究結果中,誘導期和維持期的治療均取得了積極結果。期待未來伊曲莫德可以惠及更多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伊曲莫德亞太臨牀試驗牽頭研究者、世界胃腸病學會常務理事、亞太消化病學會祕書長兼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吳開春教授表示。
吳開春教授進一步介紹道:“伊曲莫德這種新一代選擇性 S1P
調節劑通過口服、每日一次的治療方案,可快速起效,達到臨牀緩解,並顯示其對於深度癒合的積極作用,顯著提高了內鏡恢復正常和粘膜癒合的患者比例,助力患者早日達標。”
數據證實,經過40周的維持治療後,伊曲莫德組具有顯著的臨牀和內鏡學方面的獲益。伊曲莫德在多個終點方面都顯示出強大的療效,包括黏膜癒合、內鏡恢復正常和組織學改善。
2024 年,伊曲莫德先後在新加坡、中國澳門商業化上市,其新藥上市申請也獲得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的正式受理。同年 12
月,伊曲莫德被正式納入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臨牀急需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目錄(2024 年),自廣東佛山開出大灣區內地首張處方後,已在“港澳藥械通” 指定的
45 家醫療機構加速落地,實現大灣區內地 9 個地市全覆蓋。
隨着潰瘍性結腸炎的患病率在我國持續上升,尤其在大灣區,2022年全國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總數約為60萬人,其中廣東省佔了10%的比例,患者對創新療法的需求愈加迫切,在“港澳藥械通”政策的支持下,伊曲莫德已經惠及大灣區患者。其新藥上市許可申請也已在中國內地獲得正式受理,未來將廣泛應用於國內患者的臨牀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CD)是炎症性腸炎(IBD)最主要的兩種疾病類型,基於IBD複發率高且無法根治的疾病特性,患者用藥週期長,甚至終身服用,加之龐大的IBD患者羣體,由此建立起來的市場空間引發眾多製藥巨頭紛紛佈局,目前已經出現多款年銷售額達數十億美元的重磅產品。
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預測,隨着發病率的快速增長,到2030年IBD市場規模將達到490億美元。而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直是雲頂新耀的重點研究領域,隨着伊曲莫德臨牀研究積極結果的不斷披露,以及覆蓋範圍的擴大,其商業潛力未來將得到充分釋放,業內預測,在患者數量不斷增長的背景下,伊曲莫德銷售峯值有望達
20 億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