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證券發表報告表示,就美國上周公布對華「對等關稅」影響作出評估,指如54%的新增關稅完全由中國出口商承擔,將影響出口增速下降4.9個百分點,影響GDP增速下降1.5個百分點;如新增關稅由中國出口商承擔一半,則對中國出口影響約2.5個百分點,影響GDP增速約0.76個百分點。該行指關稅負擔是否完全由中國出口商承擔並不確定,這取決於具體產品上下游的議價能力等諸多因素。
該行認為,中國宏觀政策能夠對衝關稅的影響。測算的模型顯示,中國出口價格上漲1%,出口數量下降0.62%。由此測算,如果美國加徵的54%關稅全部由中國出口商承擔,則中國對美國出口約下降33.5%;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4.7%,對美出口如下降33.5%,將導致中國出口總額下降4.9個百分點。相應的,如果美國新增關稅由中國出口商承擔一半,則對中國出口影響約2.5個百分點。
相關內容《大行》中銀國際料內地加大穩增長政策力度應對外部關稅衝擊
中銀證券稱需要指出的是,關稅主要是通過影響出口價格來影響出口需求,但是,出口價格並不是需求的唯一決定因素。中國出口工業品的出口競爭力近年來持續改善,尤其體現在汽車等領域,是出口的持續支撐。在出口競爭力提升的背景下,關稅的衝擊更多是一次性的。
從聯立方程組模型顯示,如果加徵關稅導致2025年中國出口損失4.9個百分點,對GDP的直接影響(出口下降)為1.25萬億人民幣,間接影響為8,000億人民幣左右,對2025年GDP的綜合影響約2.05萬億人民幣,影響GDP增速1.53個百分點。如果關稅僅由中國出口商承擔一半,則影響2025年GDP增速約0.76個百分點。考慮到線性模型的假設還是相對粗略的,因此上述估算更宜作為關稅影響的下限看待。
中銀證券指相信宏觀政策能對沖關稅衝擊。中國2024年最終消費支出實際增速為3.9%,明顯低於2012至2019年水平,也低於2020至2023年平均5.2%的增速。資本形成總額2024年實際增速為3.1%,與歷史水平相比,也僅高於2022年的2.7%。如2025年最終消費支出增速能恢復到2020至2023年的平均增速5.2%,對GDP增速的貢獻即可達到2.93個百分點;如能恢復到2019年5.96%的增速,則對GDP增速的貢獻可達到3.36個百分點。如2025年資本形成總額增速能提升至2019至2021年4%左右的水平,則對GDP的貢獻可達到1.65個百分點。因此,如果政策能有效提振內需,內需的擴大完全能夠對衝關稅對出口的衝擊,從而實現全年增長目標。
相關內容《大行》摩通:4家國有銀行獲注資約五千億人幣符預期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今年的增長目標仍為5%左右。從上面的推算看,如果政策能有效提振內需,內需的擴大完全能夠對沖關稅對出口的衝擊,從而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後續需關注以下方面:第一是4月4日中國提出對美商品加徵34%關稅等反制措施後,美國關稅的實際落地情況;第二是宏觀政策的落地情況,尤其是對消費的提振;第三是如已出台政策效果不足,後續政策的繼續加力程度。(wl/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