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最新公布的《宏利亚洲康健调查2025》显示,大部分受访者不再单纯追求活得长久或远离病痛,而是更重视按个人意愿活出理想人生,强调独立自主、有目标及富有意义的生活体验。
长寿新意义:生活质素与活得长久之间追求平衡
宏利於2025年1月至2月期间访问了1,000名年满25岁或以上的香港成年人,结果显示,77%的受访者认为,健康不仅是远离病痛,而是「能自主生活,做自己重视的事」。更有不少人表示,宁愿活到75岁但活得充实,也不愿活到平均寿命的80岁却缺乏意义,反映港人对长寿与生活满足感同样重视。
当被问及人生的首要目标时,47%的受访者希望保持身心健康,优雅老去;41%渴望实现财务完全独立自主;33%期望达致或维持理想的生活质素或方式。
宏利香港及澳门首席市场总监林沛表示,愈来愈多港人重新思考「活得好」的意义,不仅追求活得长久,更重视活得有目标、有自主生活,并拥有内心的平和。随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与财务选择上作出不同取舍,对灵活财务规划与专业支援的需求亦持续上升。
以身、心健康与财富三方面的韧力为本,并以家庭支持为後盾
调查指出,要实现充实的人生,而不仅是活得长久,大众需在身体健康、财务稳健及心理健康三方面培养韧力,而「家庭关系」亦发挥着关键作用。
虽然受访者预期健康问题会在67岁後才出现,但他们表示,平均早在39岁时便已出现健康警号,其中43%的受访者预期药物开支将增加;37%预计重大疾病或手术相关费用上升;35%预料因行动不便或残疾而增加支出。
为应对上述挑战,91%的受访者愿意调整生活方式,例如减少水电煤开支(40%)、选择更实惠的膳食(30%)或考虑跨境就医(20%)。
除了身体健康及财务稳健外,心理健康与家庭支援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关系与财务稳健对心理健康同等重要,77%认为心理健康对能否活得长久有着重大影响。
调查结果反映大众必须及早建立全方位的韧力,在平衡「身」、「心」、「财富」三方面健康的同时,积极维系稳固的家庭关系。另外,61%的受访者认为保险对维持身体健康有正面影响,突显充足保障的重要性。
重视退休後稳定收入,却忽略分散投资的重要性
随着大众愈加意识到财务健康与长寿之间的密切关系,调查显示,建立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实现理想退休生活至关重要。43%的受访者期望退休金计划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有助於确保稳定收入,36%期望其带来长线投资增值,另有32%则希望藉此获得抗通胀的保障。
尽管大多数(70%)的受访者认为财务健康是活得长久的关键因素,但仍有52%担心退休储备可能不足。大众普遍抱持「现金为王」的心态。调查发现,在整体储蓄与投资组合中(不包括物业),现金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达45%,而年龄介乎25至34岁的年轻人所持比例更高,达到53%。在退休准备方面,55%的受访者仍视现金为首要资产,其次为退休金计划(31%)。
宏利香港及澳门退休业务部主管何精怡表示,虽然现金能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但单靠现金并不足以维持财务独立或高质素退休生活。调查显示,随着强积金制度日趋成熟,积金计划被视作退休财务投资的角色越趋重要。
专业理财建议有助於实现长寿目标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退休规划变得复杂。根据调查结果,62%有专业理财顾问协助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能累积足够的退休储备,而没有专业顾问的受访者仅有29%有此信心。然而,分散投资的重要性尚未成为大众的首要考量,仅有30%的受访者会主动优先考虑投资多元化。这可能削弱他们建立可持续退休财富的能力,也难以有效应对通胀风险。(hc/u)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