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彭博》引述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上周受訪時指,人民幣兌美元存在進一步升值突破7算的可能性,而推升因素包括美國經濟走弱、聯儲局減息、美元下跌,以及像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中美能夠達成第二階段經貿協議,這可能提升市場信心。
曾任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的管濤,又反駁有關中國刻意讓匯率貶值來支持出口的說法,指人民幣的多邊匯率走勢「是結果,不是目標」。他認為,中國政府在匯率變化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短期內雙邊匯率過度的波動對企業財務狀況帶來衝擊,結果導致了人民幣相對一籃子貨幣比較弱,其目標不是為了維護出口競爭力。
他指,中國有足夠的工具和能力來管理更大幅度的匯率波動,認為應增加人民幣匯率政策靈活性並更多由市場決定,這將有助於拓寬貨幣政策的自主空間。
不過,他亦提醒,市場目前可能低估人民幣的下行風險。中美關稅休戰延長90天,但雙方磋商可能仍會出現一些摩擦,這可能會讓人民幣再度承壓。如果把利好打得太足的話,一旦出現超乎市場的利空,人民幣有可能會承壓,而他覺得現在市場可能是有這種情形。 (ST)
#管濤 #人民幣 (ST)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