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資金今天繼續掃貨,截至發稿,南下資金今日買入額超40億港元。
南向資金近期持續保持大額買入狀態,昨日淨流入296.26億港元,創下自2014年11月港股通開通以來的歷史新高後,今年以來淨流入額已經達到3435.50億港元,且有16個交易日單日淨買入額超100億港元。
今日,港股低開高走,恆生科技指數飄紅,AI重構醫藥產業鏈生態,港股醫藥逆市走強。
截至發稿,銀華基金港股創新藥ETF、萬家基金港股創新藥ETF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港股創新藥50ETF、匯添富基金港股通創新藥ETF、富國基金恆生醫療ETF、廣發基金港股創新藥ETF、易方達基金港股通醫藥ETF漲超1%。
平安證券指出,兩會定調支持創新藥發展,釋放積極信號。 2025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與創新藥相關的內容被列入十大政府工作任務,成為今年的重點工作議程之一。從2024年首次提及創新藥,到2025年成為工作任務關鍵詞之一,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行業、資金、發展方向層面的多個積極信號,併為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未來發展定調。
1)直接點名支持創新藥行業發展: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制定創新藥目錄,支持創新藥發展;基於此,前期市場關注的丙類目錄、商保支付將在今年有望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國內創新藥也有望在獲得更靈活的定價空間及多層次的支付渠道後,釋放更大的市場增長潛力,並有更長期及良性的發展;2)穩步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健全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促進分級診療;3)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4)大力鼓勵外商投資,擴大醫療等領域開放試點;5)持續推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AI+醫療大有可為。
2)平安證券建議關注“創新”、“出海”、“設備更新”與“消費復甦”。“創新”主線:圍繞創新,佈局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創新藥品種,以及“空間大”“格局好”的品類;“出海”主線:掘金海外市場仍然有可能孕育中長期機會;“設備更新”主線:中央財政和地方專項債有望加強對醫療設備更新換代的支持;“消費復甦”主線:消費提振政策的影響下,眼科、口腔、醫美等優質賽道及相關周邊產業有望回暖。
銀河證券研報稱,政府工作報告中對2025年醫藥衛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與以往兩會報告相比,創新、醫保、醫療服務改革是2025年醫藥產業重點關注方向。銀河證券認為,醫藥板塊經歷較長時間調整,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水平,且公募持倉低配。2025年在支持引導商保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邊際改善,創新藥械有望獲益。醫藥行情將迎來修復,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從短期和中長期確定性增長角度來選擇標的,看好創新藥產業鏈、出海及細分行業龍頭,關注醫藥消費復甦。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