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W(01810.HK) +3.150 (+6.306%) 沽空 $16.10億; 比率 21.944% 今日(2日)股價受捧,最新報53元彈高6.1%,成交額61.46億元。中銀國際發表報告表示,料小米2025年第一季度調整後淨利潤將達到97.04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同期64.82億人民幣按年升49.7%,創歷史新高及遠超市場預期,主要得益於小米15、15 Ultra及大型家電的熱銷、消費補貼、SU7 Ultra的推出、電動車交付加速以及良好的營運費用控制。下一關鍵催化劑是YU7 SUV,預計將於6月或7月亮相並立即開始交付,小米汽車北京第二階段工廠已準備好充足產能。該行現預計2025及2026年電動車出貨量各為42萬及69.5萬輛,毛利率分別為22%及23%。
該行將小米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調整後每股盈測上調4%、6%及6%,以反映更樂觀的物聯網和電動車業務預測假設,並將目標價從73元上調至75.25元。近期關稅戰引發的市場拋售,但小米股價表現堅韌,市場似乎低估了其收入增長和研發效率帶來的巨大營運槓桿潛力,該行重申小米為行業首選股。
相關內容《大行》建銀國際料恒指短期於22,000點上下波動 籲採區間交易策略
中銀國際表示,將小米今年首季度收入預測從1,020億元人民幣上調至1,090億元人民幣,調整後淨收入預測從84億元人民幣上調至97億元人民幣,預計:物聯網業務因消費補貼和市場份額增長實現顯著超出預期、電動車交付順利擴張及SU7 Ultra的貢獻。
中銀國際上調小米2025年至2027年各年調整後每股盈測,以反映更高的電動車銷量和利潤率預測,以及今年以來在電視、平板電腦和大型家電市場份額的強勁增長勢頭,儘管部分被小米配股攤薄所抵消。該行維持2026年22倍市盈率估值基礎不變,得出小米傳統業務估值每股價值45.1港元。連同電動車業務每股估值預測30.15港元,該行將小米目標價從73港元上調至75.25港元。(wl/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5-02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