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港通讯>
为加速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发展,香港中文大学与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今日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确立双方战略夥伴关系。备忘录由立法会议员、联盟创会主席葛佩帆议员与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代表签署,标志著「政、产、学、研、投」合作迈向新里程,共同推动香港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先行者」与「示范区」。
根据合作备忘录,中大将与联盟携手在教育及项目上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双方将整合资源,共同开发和推广先进的培训课程与认证体系,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发展平台。
合作重点包括:强化教育合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培养人才;鼓励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推动低空技术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共同举办研讨会、讲座及参观,加强学术界与业界交流协作。
是次合作旨在结合中大的卓越科研实力与联盟的产业网络,为香港发展低空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巩固香港在创新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卢煜明指出,低空经济是香港创科发展的新蓝海,亦是推动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大多个学系的学者长期专注於无人机技术的综合研究,包括地面、水底及空中监测、空间科学、?屿P应用及其他地面操作等领域,特别聚焦於密闭空间操作所需的软硬件技术及感测器应用。教育方面,中大近年与中大(深圳)合办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商学院亦计划於明年推出一门航空管理硕士课程,均涵盖低空经济相关内容。未来,大学将持续推动低空经济的研究与教育,透过跨学科合作,整合工程、商业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资源,开展创新研究,促进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增设更多相关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同时善用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培养学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随著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迅速增长,预计到2035年,低空经济对本港经济贡献,将实现几何级增长。
(SY)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